A. 可以
B. 不可以
A. 在衡量墙壁等障碍物对于 AP 信号的穿透损耗时,需考虑 AP 信号入射角度。
B. 在 WLAN 工程中,需要通过现场勘测的方式了解建筑物和周围各种物质的材质,并估测其对无线信号的影响,从而来确定 WLAN 设备的安全的安装位置。
C. 室外 AP 覆盖区频点配置时,为了实现 AP 的有效覆盖,避免信道间的相互干扰,在信道分配时遵守移动通信系统的蜂窝覆盖原则。
D. 进行 AP 频点配置时,首先应对目标区域现场进行频率检测,对于覆盖区域内已有 AP 采用的信道,应尽量避免采用。
A. NTA
B. WSM
C. EAD
D. U AM
A. FIT AP 与无线交换机之间跨越广域网组网
B. FIT AP 与无线交换机之间跨越 L2 网络组网
C. FIT AP 与无线交换机之间跨越 L3 网络
D. FIT AP 与无线交换机之间直接相连,用于小型 FIT AP 网络
A. 权衡方便性和资源耗费后合理选择 debugging 命令信息输出方向区
B. debugging 命令仅用于查找故障
C. 完全掌握 debugging 的工作过程以及所提供的信息后才可使用
D. 使用完成后,立即终止 debugging 命令的执行
E. 尽量在设备负荷小的时候使用 debugging 命令
A. 正确
B. 错误
A. Data
B. Authentication Request/Response
C. RTS 、 CTS 、 ACK
D. Beacon
E. Association Request/Response
F. Probe Request/Response
A. 10dBm
B. 17dBm
C. 20dBm
D. 14dBm
A. 1/2 超柔馈线 100m 损耗 19.2dB
B. 7/8 馈线 100m 损耗 6.95dB
C. 1/2 标准馈线 100m 损耗 6.95dB
D. 以上都正确
A. 排查并消除现场环境中的干扰源,如微波炉、蓝牙和无绳电话等
B. 采用非重叠信道进行网络优化
C. 采用 11a 和 11g 混合部署方式
D. 调整部分 AP 的发射功率
A. 8
B. 6.1
C. 20
D. 10
A. 802.11n
B. 802.11a
C. 802.11e
D. 802.11i
E. 802.11h
A. 在进行无线网络勘测时,需要保证覆盖范围与实际应用需求区域相同,当信号的覆盖受到障碍物的影响而导致无线信号覆盖范围无法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区域时,则需要及时地调整部署方案。
B. 在进行室内的多 AP 部署时,为保证有较好的信号强度指标, AP 应工作在最大发射功率,同时需要注意 AP 间的信道划分。
C. 在进行室内的多 AP 部署时,在满足一定用户密度的无线应用需求下,要选择合适的 AP 安装位置、安装方式、发射功率等,以尽可能的减少三维空间中的信号可见数量。
D. 当在三维空间内规划信号覆盖时,跨楼层的信号泄漏问题难以避免。所以,对于信号泄露带来的无线链路质量下降问题需加以考虑和优化。
A. FAT AP 的软件都保存在 AP 上,软件升级时需要逐台升级,维护工作量大
B. FAT AP 的配置都保存在 AP 上, AP 设备的丢失可造成系统配置的泄露
C. 无需无线控制器,可以独立工作
D. 每台 FAT AP 都只支持单独进行配置,组建大型网络对于 AP 的配置工作量巨大